能源使用情形

國際中橡在製造碳黑的過程中,主要使用的能源種類包含重油、外購電力、天然氣、柴油、自產電力以及製程尾氣,部分廠區亦有使用再生能源。2023 年集團內部總能源消耗量為 27,208,463 GJ,其中大中華地區佔 41%、印度地區佔 19% 與美國地區佔 40%。由於 2023 年總碳黑產量較 2022 年減少,並且透過製程技術改善,直接反應至整體原料用油量、能源消耗量以及能源密集度的大幅度下降。2023 年集團能源密集度為 78 GJ/公噸,各地區能源密集度分別為大中華地區 72 GJ/公噸、印度地區 74 GJ/公噸與美國地區 88 GJ/公噸。
2023 年度大中華地區蒸氣自發自用比例達 53%、自產電力自用 84%;印度地區蒸氣自發自用比例 90%、自產電力自用 29%;美國地區蒸氣自發自用比例達 100%、自產電力自用 65%;全集團蒸氣自發自用比例為 65%、自產電力自用 62%。

國際中橡將持續追蹤各營運廠區的碳黑產量、每公噸碳黑產氣量及用電量、每單位蒸氣發電量、鍋爐使用狀況、以及蒸氣給水品質等項目進行能源使用效率的管理,並定期進行設備維護與保養,確保設備維持高能效運作。
國際中橡各營運廠區近三年能源使用情形

註1 | 製程尾氣來源有二,一係指生產碳黑的油品進行高溫裂解產生的廢氣,廢氣組成包括 H2、C2H2、CH2、CO 等物質,具可燃性;另一個來源為燃燒生成之氣固相碳黑,經袋式集塵機進行氣固分離而產生的碳黑氣體。此碳黑氣體加上前述的油品裂解廢氣,透過尾氣迴流方法收集後可利用於製粒碳黑乾燥及汽電鍋爐燃燒燃料使用 |
註2 | 自產電力主要來自營運生產時產生的蒸氣回收再利用進行發電,但蒸氣的銷量會影響蒸氣回收量,進而影響自產電力及自用電力。為符合 GRI 302-1 組織內部的能源消耗量揭露要求,2022 年更新能源消耗量計算方法,能源消耗密集度亦同步調整,並校正追溯至 2020 年。內部能源消耗總量依照各廠區實際使用的燃料及能源類型進行計算,分別為林園先進廠 = 重油+外購電力+天然氣,馬鞍山廠 = 重油 + 外購電力 + 天然氣 + 柴油,鞍山廠 = 重油+外購電力+柴油;其中製程尾氣、自產蒸氣與自產電力均為燃燒原料油後的產物,為避免能源耗用的重複計算不納入計算 |
註3 | 各能源換算之熱值係數係參考經濟部能源局 2023 年公告之能源產品單位熱值表係數計算。其中,製程尾氣之熱值因馬鞍山廠與林園廠製程條件相似,故兩廠皆採用 2019 年林園先進廠之尾氣成分分析,熱值為 680 kcal/m3。中國大陸三廠之熱值採用中國國家排放標準《炭黑單位產品能源消耗限額》計算。 |
註4 | 能源密集度為每單位碳黑產量 (噸) 的能源消耗量 (GJ);計算方式為能源密集度 = 內部能源總消耗量 ÷ 2023 年碳黑產量,2023 年集團碳黑產量為 348,325 噸,其中大中華地區 152,734 噸、印度地區 71,064 噸、美國地區 124,527 噸。大中華地區除了 4 個生產基地外,亦涵蓋協原、台北總部,其中台北總部無 2021 資料,且能源消耗小,無顯著性。 |
國際中橡各營運地區近三年能源密集度

能源管理
國際中橡能源管理分為能源結構管理與提升能源使用效率兩大方向進行。能源結構管理主要朝循環經濟模式進行調整;例如回收製程尾氣轉化成蒸氣進行發電供內外使用、建置太陽能發電系統增加再生能源產生量、使用生質燃料降低溫室氣體排放等節能方案。提升能源使用效率主要在於提高設備用電效率,或將熱能重複使用達到價值最大化;例如透過餘熱鍋爐回收熱能減少外購電力需求量,或定期進行大型設備維修與汰舊換新等作業。
為了提升能源管理績效,國際中橡定期統計各營運廠區能源使用狀況作為能源政策方向的修正依據,且相關數據皆經由財務部查核確保數據之正確性,總經理以及財務協理將不定時參與該會議指導其公司對於節能減排的營運方向。
國際中橡各營運廠區 2023 年在能源結構管理的相關節能方案中的總發電量超過為 131,212 千度,其中包含再生能源發電量 911 千度。在提升能源使用效率的節能方案中,以餘熱鍋爐回收熱能共約減少用電 1,305 千度的用電量,等同減少 901.94 tCO2e 的溫室氣體排放量,減少之溫室氣體排放量約等同 2.3 座大安森林公園一整年的碳吸附量註。
各營運廠區將持續精進其能源管理能力,2023 年開始規劃天然氣及再生油品取代燃料油之系統評估作業,計畫增加蒸氣及電力產量,透過逐步替換高排放之燃料油的使用,有效降低溫室氣體排放量。預計約可減少排放 13,469 tCO2e。
註 依農委會每公頃森林一年可吸碳 15 公噸換算,一座大安森林公園 (25.8 公頃) 每年可吸碳 386.4 tCO2e
集團自發能源比例

2023 年全集團節能減碳執行專案




高效能機電設備更換

生產營運據點通過環境永續相關 ISO 管理系統標準涵蓋率:

溫室氣體盤查
國際中橡關注全球氣候變遷議題,為了減緩碳黑製程對環境的衝擊,國際中橡每年度於全球各廠區進行溫室氣體自主盤查,大中華區已透過第三方查證其盤查數據的正確性。為確保數據揭露完整,2023 年起,已將美國、印度地區納入揭露範圍,各營運廠區與大樓均針對盤查結果釐清生產設備運作效能與作業流程效益,進行追蹤、檢討與調整。
2023 年國際中橡集團整體溫室氣體排放量為 1,017,377 tCO2e,其中範疇一排放量為 909,611 tCO2e,範疇二為 107,766 tCO2e。未來將持續關注碳排趨勢,確實監管與追蹤各項能源之消耗量,落實永續經營理念與節能環保政策,降低環境衝擊。

國際中橡近三年溫室氣體排放統計


大中華地區 2023 年溫室氣體排放量為 358,771 tCO2e,溫室氣體排放密集度為 2.35 tCO2e/t,總排放量大幅下降,主要受碳黑產量較 2022 年下降,執行天然氣取代重油作為燃料油專案所致。其中範疇一排放量為 322,020 tCO2e,為溫室氣體的主要排放來源,盤查項目包含廢氣、重油、乙炔、柴油、車用汽油、水肥、液化石油氣等。範疇二排放量為 36,751 tCO2e,其排放源僅有外購電力的間接排放量,因外購電力總量受自用及外售之自產蒸氣發電減少而提高,為範疇二提高之主因。
印度地區 2023 年溫室氣體排放量為 243,011 tCO2e,溫室氣體排放密集度為 3.42 tCO2e/t,相較前兩年總排放量有明顯上升,主要為印度地區於 2023 年啟用 CCET 廠。
美國地區因碳排放統計方式及各區油品不同導致含碳量係數有所差異,故排放量略高於大中華地區及印度地區,2023 年溫室氣體排放量為 415,595 tCO2e,溫室氣體排放密集度為 3.34 tCO2e/t,相較前兩年總排放量大幅下降,主要為美國地區Ponca 廠安裝空氣品質控制系統 (AQCS)、Sunray 廠安裝後段尾氣鍋爐 (waste gas boiler) 所致。
2023 年各營運廠區持有之溫室氣體盤查查證聲明書

溫室氣體管理
國際中橡面對全球氣候變遷,不斷加強集團氣候調適韌性,持續努力於減緩溫室氣體排放。國際中橡每年實施溫室氣體盤查,並針對盤查結果擬定溫室氣體管理政策,進而制定減量目標與減量措施,並以低排放能源取代傳統能源來降低製程排碳量,同時計畫逐步導入碳捕捉技術等。對此,我們依據各營運廠區的溫室氣體排放以及管理情形,訂定全集團 2030 年之長期減碳目標,較基準年 2018 年降低 21%,且 2023 年達成率為 100%。
為持續達成溫室氣體減排目標,我們分別針對範疇一及範疇二溫室氣體擬定減量策略。在範疇一溫室氣體減量,集團定期進行能源效率提升、製程設備效能提升的評估與設定設備汰舊換新的目標,並透過提升生產效率而減少原油使用量。其中大中華地區林園先進廠、重慶廠已於 2023 年導入天然氣作為燃料取代重油,馬鞍山廠也規畫陸續導入;此外,美國地區利用廢氣產生蒸汽和電力,供現場使用,爭取能源獨立以及廠外社區使用,印度地區持續規劃尾氣乾燥爐的製程改善與參數優化,期許降低未來對於高碳排燃料的依賴性。
針對範疇二減量,大中華地區林園先進廠已回購中租迪和股份有限公司 (中租) 使用之太陽能板,逐步規劃未來提升再生能源的使用。馬鞍山廠的製程改善與採用節能設備 (例如線上餘熱鍋爐改良與採用節能供風機),總計約每年減少使用 487,807 度的外購電量,相當於減排 1,734 tCO2e,有效節能減耗,並同時具備經濟與減排效益。鞍山廠亦進行更換高效節能設備行動,總計約減少 332,361 度用電量,相當於減排 189 tCO2e。美國地區則與當地公用事業提供者合作,購買再生電力,透過轉向再生能源以作為溫室氣體減量策略的基石,未來將積極探索將再生能源爭取納入營運的機會。
為有效達成溫室氣體減排目標,本集團已成立碳排管理小組,成員包含技術部、安環中心與各營運廠區人員,大中華地區已設立跨廠區的線上e 化碳排監控系統可隨時查看碳排情況,全球各地區透過定期召開會議檢討與追蹤碳排放情況外,另請各營運廠區分享減碳方案與績效,供其他廠端相互學習,同時大中華地區已將每月及每季度的溫室氣體排放密集度已列入各營運廠區 KPI,並與績效獎金連結,鼓勵全體員工共同為節能減排努力。
國際中橡為實現環境永續的理念,近幾年皆陸續投入各項環保專案,包括脫硫脫硝系統,及低氮燃燒器,並已於大中華區陸續建置天然氣管線取代重油作為燃料等,降低碳排放,而為了進一步推動低碳轉型,國際中橡已編列專門為溫室氣體管理相關預算,定期向董事會報告。
國際中橡集團低碳轉型路徑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