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資源管理
用水管理

國際中橡嚴格管控水資源使用情況並持續提升水循環使用效率,避免過度取水造成周圍環境的傷害,部分地區如大中華地區林園先進廠、美國地區營運廠已推動水資源平衡計畫,並不斷滾動式調整水資源使用情況,包含與外部鄰近工廠合作、將蒸汽銷售予鄰近工廠後,外部合作夥伴將其製程產生之冷凝水,輸送反饋回廠內進行再利用。其它內部節水行動包含以下行動:將冷卻水之外排水,回流至脫硫吸收塔做為補充水源,擴大水循環使用,及定期盤查廠內管路漏水之處並將其修補,減少水資源浪費風險。2023 年持續不斷執行節水相關措施並檢討實務操作面可改善空間,以達到最佳水資源使用效率。

國際中橡水資源管理方法與實施方案

國際中橡 2024 年集團之總取水量為 4,783 千立方公尺,取水來源包含第三方水、地下水、井水及冷凝水等,用途包含集團整體之製程用水、包裝用水及辦公室行政用水,其中大中華地區取水量為 2,321 千立方公尺、印度地區取水量為 1,295 千立方公尺及美國地區取水量為 1,167 千立方公尺,印度地區 2024 年取水量增加原因為,CCET 廠 2024 年產量較 2023 年增加所致。

在水資源管理方面,國際中橡持續盤點廠區製程用水情形並執行節水及水回收專案,使水資源得到最有效的運用。2024 年度大中華地區林園先進廠廢水回收率為 46%、馬鞍山廠為 99.9%、鞍山廠為 81.2%、重慶廠為 100%、印度地區 CCET 廠為 100%、CCIPL 廠為 92.6%、美國地區 CCC Sunray 廠 CCC Ponca 廠皆為 100%。

● 水風險辨識與管理

國際中橡依照世界資源研究所(WRI)之渡槽水風險地圖集之整體水風險分級定期評估,其中大中華地區台北總部及林園先進廠為低至中度風險,馬鞍山廠為中至高度風險,鞍山廠則為極高度風險,重慶廠為低至中度風險;印度地區 CCIPL 廠整體水風險分級屬於極高度風險,因本廠主要水源為地下水源 - 管井,故未面臨缺水情形,印度 CCET 廠整體水風險分級雖屬於極高度風險,但本廠未面臨缺水或淹水情形。美國地區方面,兩廠整體水風險分級為低至中度風險。

國際中橡位於高度或極高度缺水地區的營運據點,佔集團總取水量 32.4%,其中廢水回收率達 93.6%,排水量僅佔集團總取水量 0.22%,顯示位於高度或極高度缺水地區的營運據點珍惜且充分利用水資源,致力於提高廢水回收量,減緩當地供水壓力。


此為利用世界資源研究所(WRI)之渡槽水風險地圖集針對各廠進行整體水風險評估之結果

位處水資源緊張地區之生產據點取水量與耗水量

單位:千立方公尺
項目 2022 2023 2024
總取水量 1,288 1,460 1548
依取水源細分 第三方的水 673 818 954
地下水 614 642 594
耗水量 1,155 1,422 1538
註解:
  1. 統計範疇為位處水資源緊張地區之3 個生產據點,包含大中華地區鞍山廠、印度地區CCET 廠及CCIPL 廠。
  2. 2024 年用水量增加原因為印度CCET 廠2024 年產量較2023 年增加所致。

位處水資源緊張地區之生產據點放流水量

單位:千立方公尺
項目 2022 2023 2024
依排放地點 地表水 0 0 7.0
廠外污水處理廠 133 38 3.5
其他用途 0 0 0
總放流水 133 38 10.5
註解:
  1. 統計範疇為位處水資源緊張地區之3 個生產據點,處理方式為鞍山廠及CCIPL 廠經由廠內廢水處理達到排放標準排入市政污水管道後,再由污水處理廠處理,始得排放;CCET 廠為廠內設有零排放設施,無污水排放。
  2. 鞍山廠因2024 年配合產銷調度,2024 年生產時數較2023 年降低,故排水量較2023 年降低。

2024 年大中華地區取水量為 2,321 千立方公尺,因大中華區各廠皆有針對製程餘熱進行回收及蒸汽冷凝水回用改善,故整體用水量較 2023 年有顯著下降。大中華地區取水源皆來自自來水,並非天然水體有助於避免取水行為對當地水環境造成的衝擊,其中,鞍山廠為避免可能遭受突發乾旱或缺水事件衝擊,廠區內常備有 3 千立方公尺的應急備用水,預防營運受水資源短缺限制產生重大影響。各廠區透過實施不同方案積極節水,並提升廢水回收率,馬鞍山廠 2024 年連續 3 年獲得當地政府頒發之節水型企業。

印度地區 CCIPL 廠取水來源為地下水源 - 管井;CCET 廠取水來源為自來水,2024 年印度地區取水量為 1,295 千立方公尺。美國地區 CCC Sunray 廠之取水來源為雨水、自來水以及製程和生產蒸汽的循環水,廠內透過排水系統及池塘收集雨水,水經由處理後於製程中使用;CCC Ponca 廠取水來源為自來水與井水,美國兩廠內均自設污水零排放設施,無污水放流,避免對當地水環境造成的衝擊,2024 年美國地區取水量為 1,167 千立方公尺。

註:
  1. 因該獎項於第一年獲頒後,每年皆須接受當地政府評鑑合格後持續持有該稱號,馬鞍山廠於2022 年獲頒節水型企業後,每年評鑑皆合格,故以2022 年獎狀及名單呈現。

全集團近三年水資源數據分析

項目 大中華地區 印度地區 美國地區 集團
2022 2023 2024 2022 2023 2024 2022 2023 2024 2022 2023 2024
總取水量 2,877.9 2,624.7 2,321.0 614.2 849.5 1,295.1 1,190.8 1,162.4 1,166.5 4,682.9 4,636.6 4,782.6
依取水源細分 第三方的水 2,877.9 2,617.2 2,311.1 0 207.7 701.4 41.1 64.2 55.7 2,919.0 2,889.1 3,068.2
地下水 0 0 0 614.2 641.8 593.7 0 0 0 614.2 641.8 593.7
冷凝水 0 7.5 9.9 0 0 0 499.3 422.3 419.7 499.3 429.8 429.6
井水 0 0 0 0 0 0 650.4 675.9 691.1 650.4 675.9 691.1
廢水排放量 250.7 167.2 113.4 0 0 7.0 0 0 0 250.7 167.2 120.4
耗水量 2,627.2 2,457.5 2,207.6 614.2 849.5 1,288.1 1,190.8 1,162.4 1,166.5 4,432.2 4,469.4 4,662.2
廢水排放率 8.7% 6.4% 4.9% 0.0% 0.0% 0.5% 0.0% 0.0% 0.0% 5.4% 3.6% 2.5%
註解:
  1. 取水量用途包含製程用水、包裝用水及辦公室行政用水
  2. 耗水量=取水量-廢水排放量
  3. 廢水排放率=廢水排放量÷ 取水量
  4. 除第三方的水與冷凝水外,林園先進廠亦有使用雨水,但尚未加裝流量計,因此未統計與呈現數據。
  5. 大中華地區包含台北總部及協原數據。
  6. 印度地區用水量增加原因為CCET 廠區於2022 年底首條產線投產,2024 年全年全線生產,產量增加致整體用水量較2023 年增加。
  7. CCIPL 廠因2024 年配合廠內廢水處理設備檢修,故產生排放量19KL/ 日( 低於政府許可量500KL/ 日)。

各地區近 3 年耗水量、廢水排放量



集團水資源管理實施方案



● 水平衡專案

大中華地區林園先進廠自 2020 年開始實施水平衡專案,透過在製程設備中增設計量器,以期有效掌握廠區用水的實際情形,並設定達成廢水零排放為最終目標。面對氣候變遷威脅下,減少用水相關的風險。我們也將蒸汽供給鄰近合作夥伴,合作夥伴再將其製程產生之冷凝水送回大中華地區林園先進廠再利用,達到水資源循環經濟效益。2024 年共取用 9.9 千立方公尺的冷凝水(占大中華地區林園先進廠總取水量 0.4%),預估合作夥伴每小時能提供近 1.2 噸的冷凝水(最大量 20 噸),另印度 CCET 廠區已設置冷凝水回用系統,目前尚在測試階段中。


水平衡管路流量計


美國地區 CCC 再生水平衡專案
美國地區 CCC 於現有的井水安裝流量計每日監測水量,廠內用於沖洗和設備維護之井水用量每日平均約為 144,000 加侖, 由於蒸發緣故, 僅 140,000 加侖會留至沉澱池,而每日亦收集雨水 (來自於廠房表面,如廠房表面、停車場表面、礫石鋪設區、草地緩衝區等)進入沉澱池約 30,000 加侖 (以年降雨量 34 英吋的徑流估計)。若以滿載運轉且無計劃停機估算,約有 77,545 加侖 / 天的缺口處於平衡狀態。

CCC 設立有急冷水系統 (quench water system), POTW(24 小時提供,流量 400 gpm,週五除外)在正常運作期間,立管透過池塘水泵從池塘水填充。POTW 幫浦將水池注滿,以確保持續供應急冷水。POTW 幫浦也可用於直接填充立管。

雨水和植物排水收集在雨水蓄水池中,並透過雨水蓄水池泵入雨水池。

總共有四 (4) 個急水泵。1 號和 2 號機組均配有一台運轉中的急水泵和一台備用急水泵。



廢污水管理

各廠區均依循當地法規標準在廠內設置污水處理設施,處理製程廢水中的污染物以達到工業區納管標準,或是在淨化後可再作為製程用水,盡力達到循環經濟的資源利用模式。其中馬鞍山廠與鞍山廠另制定內部之污水處理規範,規範污水處理設備操作、異常事故處理程序、職安要求等,確保污水廠能有效率管理並達成淨水目的,美國地區及印度地區廠內設置有污水處理廠 ETP (Effluent Treatment Plant),節約用水的同時更避免了廢污水的排放,並制定零排放政策。2024 年國際中橡各地區營運廠並未違反水質相關法規。

放流水處理方式與最終排放地點

生產據點 放流水處理方式與最終排放地點
大中華地區 林園先進廠 產生的廢污水經廠內物化處理後,排入高雄林園工業區污水處理廠,最終海放。
馬鞍山廠 與慈湖新廠區污水處理廠區簽訂外排協定,廢污水經廠內處理至完全滿足外排條件後才可轉管排放至慈湖廠新區污水處理廠,最終排至中國大陸長江流域。
鞍山廠 廢污水受當地政府納管,完全滿足外排條件後,排至東台污水處理廠處理,最終於中國大陸湯河流放。
重慶廠 廠內廢水全部處理回用,無污水放流。
印度地區 CCIPL 廠 廢污水受當地政府納管,完全滿足外排條件後,放流至政府公告位置。
CCET 廠 廠內自設污水零排放設施,無污水放流,避免對當地水環境造成的衝擊。
美國地區 CCC Sunray 廠 廠內自設污水零排放設施,無污水放流,避免對當地水環境造成的衝擊。
CCC Ponca 廠 廠內自設污水零排放設施,無污水放流,避免對當地水環境造成的衝擊。


美國地區 CCC 零排放保證
國際中橡美國廠區制訂有嚴格的廢水零排放政策,承諾不會向外部水體排放任何廢水,包括河流、海洋、湖 泊或公共污水系統,從而防止我們的製造過程造成任何潛在的環境污染。

內部處理與再利用:

工廠產生的所有廢水全面經廠內設置之 ETP 處理,確保其可達到或超過監管和內部品質標準。經處理過後之回收水於廠區的運作中重複使用,主要用於以下兩個項目:
  1. 碳黑製造:處理後的回收水重新回到碳黑的製造流程,確保水資源使用效率,並最大限度地減少我們的營運足跡。
  2. 蒸汽生產:處理過的回收水也用於產生蒸汽,這對我們營運的各個階段都至關重要。

國際中橡各廠近 3 年廢水回收率

地區 2022 2023 2024
大中華地區 林園先進廠 100% 56% 46%
馬鞍山廠 80% 90% 99.9%
鞍山廠 - 22% 81.2%
重慶廠 100% 100% 100%
印度地區 CCIPL 廠 - 100% 100%
CCET 廠 41% 100% 92.6%
美國地區 CCC Sunray 廠 97% 100% 100%
CCC Ponca 廠 100% 100% 100%
集團 82% 89% 80.3%
註解:
  1. 註:廢水回收率= 回收水量/( 回收水量+ 排放水量)


國際中橡因為產業特性關係,排放之污水含有碳黑顆粒及少量油脂,各地區廠區經內建污水處理系統或委由鄰近處理後,並遵照地方政府制定之污水排放標準排放。2024 年各廠區的流放水水質均符合放流水排放標準。

大中華地區,林園先進廠廢污水排放源主要為製程沖洗水、脫硫塔廢水及純水系統廢水,透過混凝後及加壓浮除法、砂濾等處理過後,回流至製程重覆使用,惟脫硫塔以及純水製程之廢水目前無法回收,故於廠內將pH 值調整為中性,並且對於 SS 以及 COD 進行嚴格管控,確保水質合規後排放至林園工業區污水處理廠進行後續處理。馬鞍山廠參照《IATF 16949-2016 汽車產業品質管理系統》、《ISO 9001-2015 設定品質管理系統》及《GB/T 19022-2003 測量管理體系測量過程和測量設備的要求》,制定內部管理用途之「廢水處理廠操作規程」,規範污水處理流程與確保排水品質合規,鞍山廠遵循《遼寧省污水綜合排放標準》,且另制定「廢水處理廠操作規程」,規範廠內污水處理流程、異常事故處理程序、職安要求等,確保污水處理廠能有效管理及操作。兩廠之污水處理流程均包括隔油沉砂、氣浮設備以及石英砂過濾器等方式,處理後之合格污水除了用於廠區內地面衛生沖洗,部分於清水池回流至製程中使用,剩餘之污水則納管排至污水處理廠。重慶廠廠內廢水全數回收再利用,並未有廢污水外排。

印度地區 CCET 廠於廠內設置零排放之污水處理設施 (下圖),經處理後的水不會排放到工廠外,而是在 ZLD 廢水處理廠設備(零液體排放)工廠中回收,並返回到製程中,並且不會向地表水排放任何液體廢水。美國地區並未有污水外排設備,污水不會外排至其他污水處理廠,所有水均排放至蒸發池經處理後再循環使用。



大中華地區廠區近三年放流水水質

大中華地區
林園先進廠 馬鞍山廠 鞍山廠 重慶廠
水質參數 2022 2023 2024 最低標準 2022 2023 2024 最低標準 2022 2023 2024 最低標準 2022 2023 2024 最低標準
pH 8 7.9 7.7 6~9 6.9 7.6 8.1 6~9 7.4 7.52 7.6 9 7.6 8.3 - 9
COD(mg/L) 14.3 16.9 17.8 90 14 24 30 300 37 23 95 300 56 109 - 500
SS(mg/L) 3.2 5.1 17.2 25 32 18 8.5 400 16 21 5 300 7 30 - 400
油脂(mg/L) 1.6 3.7 4.8 10 0.39 2.61 0.77 10 0.06 0.06 0.21 20 - - - -
酚類(mg/L) 0.0054 ND ND 1 <0.01 <0.01 0.020 0.5 ND ND ND 0.5 - - - -
氰氣(mg/L) 0.59 19.5 8.6 - 0.079 0.12 0.34 25 3.69 1.57 1.0 30 2.15 13 - 45
註解:
  1. 樣品分析結果如低於方法偵測極限時,以 ND (Not detected) 表示。
  2. 林園先進廠依循『林園工業區用戶廢水排入污水下水道系統下水水質標準』。
  3. 印度地區及美國地區並未直接對外排放廢水至任何廢水處理廠,因此未有相關檢測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