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促進

財團法人辜公亮文教基金會為和信企業團會長辜振甫(公亮)先生於 1988 年所發起,由國際中橡與台泥集團共同捐資成立,設立宗旨為透過國際(含兩岸)交流活動,推展 台灣藝術與文化之相關活動。2023年辜公亮文教基金會持續以「節目製作」、「劇場管理」、「教育推廣」三個面向,長期推動文化保種,不間斷投入於文化促進的工作。

2023 年新冠疫情逐漸趨緩,台灣表演藝術生態以非常緩慢的步調漸漸恢復疫前規模。辜公亮文教基金會也逐漸恢復演出實體與線上演出量能,包括完成二檔年度製作,持續 更新全台唯一線上戲曲頻道【酷雲劇場】的播出內容;堅守管理親子劇場的崗位,配合年度製作舉辦校園推廣講座,持續推動文化保種的工作。

辜公亮文教基金會成立年表



節目製作

辜氏基金會 2023 年的重點製作依然持續經營二大品牌:「新老戲」及「新編京劇」。年初首先推出「新老戲」的「京 劇薈演」系列,貼演多齣膾炙人口的文武老戲,包括《坐宮》、《盜庫銀》及南派《龍鳳呈祥》,尤其《龍鳳呈祥》 這類行當齊全的文武大戲多年未在台灣演出,深得老戲迷的青睞,即使同步在【酷雲劇場】YouTube頻道上直播,也 取得九成五的票房佳績。年底的「承功」新秀舞台是傳統藝術中心每年固定推出的系列,今年【臺北新劇團】獲邀演 出由青年演員林璟辰以武小生行當領銜的三國戲《戰濮陽》,在李寶春團長的指導下,林璟辰無論在唱腔、武打身段 上都更上層樓,贏得滿堂采聲外也實際達到「承功」平台鼓勵新秀的效益。

2023 年最特別的是於上、下半年接連推出二檔新編京劇,《戲裡戲外》及《劉姥姥和王熙鳳》,前者是民初的故事; 後者則發想於著名古典小說《紅樓夢》,二劇皆結合西方劇場科技元素,從高科技影像暨舞台設計到運用好萊塢電影 配樂音源的音樂設計,中、西樂團展現多層次音樂線條,還特邀音樂劇女高音林姿吟參演,增添不同於京劇唱腔的聲樂表現,果然帶給從未接觸過京劇觀眾們異常驚艷的視聽感受,造就票房完售的亮眼成績。尤其《劉姥姥和王熙鳳》, 首演即在台北、台中共推出五場演出還票房全滿,締造基金會的新紀錄。長年以文武老生行當活躍於京劇舞台的李 寶春,這次突破行當界限飾演《紅樓夢》裡最可愛的人物劉姥姥,唱老生本嗓,運用武功身段,揉合京劇表演特色, 融匯轉化成一種獨有的表演形式,引發新舊戲迷十足的好奇心。

2023 年【酷雲劇場】包含二大內容,一是【臺北新劇團】的實況直播兼售票演出,每月推出一檔;二是辜公亮文教 基金會 30 年來精選京劇製作演出並搭配基金會 2007 年與福建海峽電視台聯合製作的「嘻笑看戲曲•梨園百花春」 系列精選。自開播迄今,集結台北新劇團63檔錄影播放,22檔現場直播,梨園百花春系列55齣大陸戲曲精選,累 積近百齣精彩好戲,總觀賞人次已超過百萬。

2023 年【酷雲劇場】滿三歲了,【臺北新劇團】將持續推出直播演出,累積戲碼,增強舞台功力。【酷雲劇場】這 三年的運營也明顯為基金會的年度公演帶來新觀眾。可喜這個在危機中造就的服務善意帶來了觀眾、演員、主辦單 位三贏的局面!

自【酷雲劇場】頻道開播至 2023 年 12 月 31 日止,頻道訂閱人數為 12,494;2023 年度累積觀看人次為 997,615 人 次;2023 年訂閱人數增長 2,355 人,相較於 2022 年成長了百分之 23%。



劇場管理

基金會相信,劇場的經營管理,是一項重要的文創服務,透過劇場的空間,提供藝術家一個專業的創作與演出場所,讓他們受到應有的尊重,樂於成長。而對於觀眾則提供有特色的表演環境,讓他們受到高品質服務,樂於享受。

2023 年親子劇場可使用天數為 291 天;外租使用 210 天、售票演出 110 場次、非售票演出 49 場次,總共 159 場, 其中兒童節目 67 場,總服務觀眾人數 91,832 人。申請租用團隊包括專業劇團、 舞團、兒童劇團、樂團、音樂教室、 各級學校成果發表(幼兒園到大學)、各種藝文同好組織(日本舞、傳統戲曲等),由這些統計數據及演出團隊類 別可得知親子劇場業已廣為人知,成為臺北市所有類型藝文團隊皆積極申請使用的專業藝文展演場所。

2023 年度觀眾問卷調查統計顯示,「演出節目」、「燈光音響」、「服務人員的整體服務」、「空調調整」、「環境清潔」等項目上,很滿意及滿意者比例合計皆達 95.28% 以上,顯示親子劇場各方面服務皆達高度水平,深獲觀眾肯定。



教育推廣

2023 年的講座安排主要集中在下半年,因年底公演大戲《劉姥姥和王熙鳳》緊扣古 典名著《紅樓夢》題材,深獲師長青睞及推薦,故主動要求安排專題講座的學校甚 多。同學們藉由講座認識京劇的表演特色並了解如何欣賞京劇,進而走進劇場實際 體驗。

2023 年辦理學校巡迴講座(如右表),除了長年維持友好情誼之學校,今年延伸觸 及彰化市南郭國民小學、嘉義縣中正大學中文系,積極培養中部觀眾群,打開劇團 在中部校園之能見度。同時與北藝大戲劇系、文大戲劇系等以西方舞臺表演體系為 主的學生交流切磋,對於劇本研讀、角色塑造及表演方式等探討對話,碰撞出不同 的花火,在推廣同時也促進雙方學習與成長。2023 年專題講座及推廣講座合計共舉辦 15 場次、時數 19 小時,1,100 人次參與。